(三)完善土地政策。 优化新增建设用地结构,重点保障新消费新投资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、交通基础设施、市政公用设施等用地,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、科研机构及科技企业孵化机构发展用地,多途径保障电动汽车充电设施、移动通信基站等小型配套基础设施用地。优化存量建设用地结构,积极盘活低效利用建设用地。推广在建城市公交站场、大型批发市场、会展和文化中心地上地下立体开发及综合利用。鼓励原用地企业利用存量房产和土地发展研发设计、创业孵化、节能环保、文化创意、健康养老等服务业。对引入的企业总部及企业设立的研发中心用地,可优先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。依法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存量,重点保障农村养老、文化及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用地,合理规划现代农业设施建设用地。
(四)强化人才支撑。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,为消费升级、产业升级、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。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,突出“高精尖缺”导向,创新推进“赣鄱英才555”工程,加快实施一批重点创新人才计划,打造一支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队伍,引进、培养和选拔一批优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引进,支持地方、部门和用人单位设立引才项目、建立海外人才工作站。建立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库,加快建设一支职业化、现代化的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。推进产教融合,加强金融服务、电子商务、研发设计、信息技术、节能环保、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,扩大旅游、家政、健康、养老、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人才规模,培养造就一支走在时代前列、掌握专业技能的产业人才大军。